就最近几天,就连平时不怎么关注时事政治的人应该也注意到了日本欲“侵占”我国钓鱼岛事件,从外交部的强烈强责到香港保钓人士的登岛,再到近几日全国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事态发展的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着全国人民的神经。一系列的抵制日货游行示威活动也曝出了一幕幕打砸抢杀等不合谐的场面,在这里笔者也呼吁应理性爱国、合理依法表达诉求。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笔者的爱国情操无需质疑,但砸日本车、抢日式餐厅等实非爱国之举,受害的也是我们的同胞,只会造成亲者痛,仇者快。
正如本文的标题,今天想谈的是抵制日货的问题。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许多贴着日本品牌的产品,可能就是成色十足的Made in China。这样的抵制又会有什么效果呢?会不会产生坏的效果呢?针对近日有爱国志者烧车行为,有人就算了一笔帐:烧掉一辆售价格23.4万元的国产日系车,日本政府大概因此会少了1240元的税收,但同时中国各级财政就少了81194元的税收收入,我国中央财政收入就少了67220元,正所谓杀乱不满百,其实自损可就过了一万。而作为一家生产研发聚丙烯酰胺产品的企业,也时刻面对着日本企业所生产聚丙烯酰胺产品的竞争和挑战。抵制日货固然好,但何时才能从技术上、研发上有所突破,从模仿到创新,从追随到超越,能从抵制日货到替代日货发生质的改变,这是国人需要思考的问题。这点上可以学习我们的近邻韩国,抵制日货从示成为一个韩国社会的主流情绪,相反他们的信念,他们的动力是超越日货、是替代、是竞争。从某种层面上来说,韩国的一些企业产品也是从模仿日本产品起步,但现在他们已经在许多领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超越。这点在三星公司上得到了很好的栓释,在上世纪90年代日本的索尼公司曾经是全亚洲电子产品的典范,但是现在最炫最活跃的的确就是韩国的三星公司。
再来说说笔者目前所在的领域,就目前国内聚丙烯酰胺生产企业与日本企业所竞争的主要是高端的阳离子聚丙烯酰胺产品,国产阳离子产品虽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迅猛,随着国内众多企业的参与及对高分子聚合物合成技术掌握的成熟,产能的不断扩张,部分企业生产的产品在性价比上要优于日货,虽然目前在部分应用领域及高端产品上与日本进口聚丙烯酰胺产品相比还略显不足,但随着水处理行业在国内的高速发展及国家环保政策的有效实施,超越只是时间的问题。
作为一个面临着经济结构转型调整的新兴经济体,今天的中国需要的不是“抵制日货”,而是如何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替代日货”,完成质的跨越,用中国自身产品,用从其他发达国家吸收引进的先进技术,取代日本在汽车、钢铁、半导体等电子零部件、塑料、科学光学仪器、一般机械、化学制品这些领域所具有的优势地位。因此,当下和未来国家需要的不是游行示威、喊喊口号而已,需要的是更多的人才参与进来,将自身学业、对现代技术的掌握,与对国家的热爱结合起来;而中国企业也不妨将自身的产能升级和中国国家利益的客观需求结合起来。如果实现从“抵制日货”到“替代日货”的跨越,其意义将不亚于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也将对中日的整体力量格局产生实质性影响。
欢迎分享,请注明出处:聚丙烯酰胺网_51PAM.COM » 抵制日货何时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替代日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