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德国在水处理方面都有哪些借鉴之处

德国地处欧洲中心位置,由16个联邦州组成,首都与最大城市为柏林(至少目前是这样的),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巴斯夫其总部就设在德国南部城市路德维希港,在巴斯夫南京2万吨阳离子聚丙烯酰胺装置2012年投产一文中我们也做过相关的介绍。在环境科技开发及运用上较为成熟,企业投入于环境科技领域达2,000亿欧元以上,德国环境科技重点包括发电、永续能源交通工具、原料效率、能源效率、废弃物管理、资源回收及永续水管理。德国并不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但在水处理方面确有许多值得借鉴之处。我们常说细微之处见真知,在德国的马路旁常能看见长满绿草的浅沟,这可不光是为了美观,浅沟下面其实用石、沙、土埋了好几层,据专家介绍,它们是用来留存、过滤雨水的。

就拿其最大城市柏林来说,年均降雨量达580毫米,雨水冲刷机动车路面后,易被油污、橡胶、金属或防冻剂等污染,因此,不能任其直接渗入地下,即使将其排到下水管道再处理也不经济。而这些浅沟不仅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问题,而且还可以在降暴雨时缓和管道压力。而像这样具有过滤功能的水沟在柏林大概有100多处,可同时储存雨水90万立方米。雨水被过滤掉部分污染物后排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除此之外,柏林还在交通繁忙地段和工业区附近建了4个“人工池塘”,用沙石和芦苇过滤雨水。在雨水容易受污染的路段,下水道的井盖下都装有“篦子”,预先拦截杂物,过滤雨水。这些细节足以说明德国人做事认真的态度,以及对于水资源回收再利用的措施。即使面对强降雨天气,也能很好的避免因此而带来的水灾隐患,因为柏林拥有强大的排水和储水能力,自1873年建成首条下水管道以来,柏林的地下水道总长约为9550千米,其中4330千米为污水专用管道,3300千米为雨水专用管道,另外1920千米为污水和雨水共用管道。管道最细处直径15厘米,最宽处达4.2米。他说,柏林水务公司每天平均处理污水和雨水55万立方米,当暴雨如注时还可升至140万立方米。

看了上述的介绍,不难发现要想真正的解决水污染问题,应该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从源头开始“过滤”净化,不能仅仅把污水处理厂作为城市污废水的最后一道“过滤器”,显然这是远远不够的。

欢迎分享,请注明出处:聚丙烯酰胺网_51PAM.COM » 看看德国在水处理方面都有哪些借鉴之处

赞 (0)
聚丙烯酰胺货源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