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凝在水处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絮凝是水处理的重要单元操作之一,而且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絮凝作用的对象主要是水中由不溶物形成的憎液溶胶及悬浮颗粒,因此试图直接用絮凝法去除水中溶 解性杂质的做法基本上是无效的。对于一些溶解性物质,如果可以先用某种方法将其变为不溶性物质,然后再用絮凝法就可将其去除。在某些情况下(比如投加絮凝剂的 情况下),絮凝作用所形成的絮体会将一些溶解性物质吸附于其上而发生共沉淀,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协同效应。此外,絮凝方式的目的不仅仅是以沉降的方式除去致 浊物质,而且将赋予致浊微粒在后续过滤操作中能截留于沙粒之间的性能。一般由絮凝作用形成的絮体可经过沉淀、过滤或气浮等工艺而达到与水分分离的目的。

给水处理是以提供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目的的,它以地表水和地下水为水源,经过处理分别达到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要求,典型的给水处理流程如图1.6所示。

典型给水处理流程

根据原水水质和用水的不同要求,图1.6流程中某些单元操作有时是可以省略的,例如当工业冷却用水的水质仅要求悬浮物含量低于50mg/L时且在河水含沙量不高的情况下,只需经过自然沉淀就可达到要求。但在河水含沙量较高的情况下,就要采取自然沉淀和絮凝沉淀两步处理才能满足要求。作为单元操作,絮凝操作的效能不但会受到前处理的影响,并对后续处理产生重大影响。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处理一般分为三级。其中一级处理可由筛滤、重力沉降、浮选等方法串联组成,以除去废水和污水中粒径大于100微米的粗大颗粒。二级处理采用生化法和絮凝法,生化法主要除去一级处理后水中尚存的有机物,而絮凝法主要用来除去一级处理后水中的无机悬浊物及难溶有机物。经过二级处理后的水一般可以达到农业灌溉标准和废水排放标准,但水中还存有一定的悬浮物、生物不能分解的有机物、溶解性无机物和氮磷等藻类增殖营养物,并含有病毒和细菌,因而不能满足高标准的排放标准。如排入流量较小稀释能力较差的河流就会引起污染,也不能用作自来水和工业用水的补给水,这就需要三级处理。三级处理可以采用许多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如曝气、吸附、絮凝沉淀、砂滤、离子交换、电渗析、反渗透及化学消毒等,其中重要的方法仍然是絮凝沉淀和砂滤。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流程

由以上所述可见,絮凝法在水处理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往往发挥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因而对絮凝科学及其方法进行研究具有极重要的意义。

 

欢迎分享,请注明出处:聚丙烯酰胺网_51PAM.COM » 絮凝在水处理中的作用和地位

赞 (7)
聚丙烯酰胺货源

0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 网址